產品名稱: | m-FC培養基;mFC培養基;濾膜法糞大腸菌培養基;m糞大腸菌培養基;m-FC肉湯;mFC肉湯 |
---|---|
英文名稱: | m FC Medium;m-Fecal Coliform Medium;Membrane Fecal Coliform Medium ;m FC Broth |
培養基類型: | 選擇與鑒別培養基 |
級別: | for microbiology |
品牌: | ELITE-MEDIA(艾禮培養基) |
產品目錄號: | M176-01、M176-02 |
產品規格: | 250g、500g(1%玫紅酸溶液需另購) |
產品外觀: | 麥秸色粉末,可能存在藍色微粒。 |
滅菌后顏色與澄清度: | 藍色,可能有輕微沉淀。加入玫紅酸后,蔓越橘紅色,可能有輕微沉淀。 |
保存條件: | 密封,2-25°C保存。制備好的培養基2-8°C避光保存。 |
注意事項: | 避免攝入、吸入、皮膚接觸。 |
相關產品: | 1%玫紅酸溶液 |
產品描述:
m糞大腸菌培養基即濾膜法糞大腸菌培養基(m-Fecal Coliform Medium or Membrane Fecal Coliform Medium)簡稱m-FC培養基,用于在較高溫度下通過膜過濾技術檢測和計數糞大腸菌。mFC培養基是美國公眾健康協會(APHA)推薦使用的培養基。工作原理
糞大腸菌(主要存在于溫血動物的糞便中)與環境中的大腸菌的區別在于能夠44.5-45.5°C條件下生長。蛋白月示和酵母提取物作為碳源、氮源和必需的生長營養。氯化鈉維持滲透壓平衡。乳糖是大腸菌可發酵的糖類物質。大腸菌發酵乳糖產酸產氣,是大腸菌的鑒別性特征之一。膽鹽是表面活性劑型選擇劑,抑制伴生的大部分革蘭氏陽性菌。甲基藍是一種三苯甲烷類染料,能夠抑制多種革蘭氏陽性菌生長。甲基藍還和玫紅酸構成了mFC培養基的指示系統,通過顏色變化指示乳糖發酵。玫紅酸作為酸堿指示劑,變色范圍為pH6.8(黃)~8.0(紅)。較高的培養溫度,提高了該培養基的選擇性。
在m-FC培養基上,糞大腸菌菌落呈不同程度的藍色,非糞大腸菌菌落則為灰色或乳白色。
應用:
很多標準方法中都明確規定m-FC培養基用于檢測水質。APHA推薦m-FC培養基用于濾膜法、延遲培養法檢測糞大腸菌,雙層瓊脂法回收受損的糞大腸菌。
AOAC明確規定m-FC瓊脂用于檢測食品中的總大腸菌和糞大腸菌。
美國環保局規定使用m-FC培養基通過直接濾膜法或延遲培養濾膜法檢測水中的糞大腸菌。
配方與配制方法
組分 | g/L |
蛋白示 | 5.0 |
胰蛋白示 | 10.0 |
酵母提取物 | 3.0 |
氯化鈉 | 5.0 |
膽鹽 | 1.5 |
乳糖 | 12.5 |
甲基藍(或苯胺藍) | 0.1 |
Final pH | 7.4 ± 0.2 |
配制液體培養基
將37g本品溶于1L蒸水中溶解。
如果需要,加入10ml 1% 玫紅酸(溶于0.2N NaOH)。
檢查pH值,用1N鹽酸調節pH至7.4。
不停攪拌,加熱至沸騰。不要高壓蒸汽滅菌!
冷卻后分裝。
配制固體培養基
稱取37g本品,15g瓊脂,溶于1L蒸水中,形成懸浮液。
加熱至沸騰,完全溶解培養基。
加入10ml 1% 玫紅酸(溶于0.2N NaOH)。
不停攪拌,繼續加熱1min。不要高壓蒸汽滅菌!
如果需要,用1N鹽酸調節pH至7.4。
冷卻至45-50°C時,分裝4ml到50-60mm直徑的培養皿中。凝固后使用。
實驗方法
mFC瓊脂將濾膜放在瓊脂表面,避免二者間形成氣泡。接種后的平板,放入塑料袋中。然后將塑料袋浸沒在44.5±0.2°C恒溫水浴槽中。培養24±2h。
mFC肉湯
吸取2ml mFC肉湯滴在無菌吸收墊上。將濾膜放在吸收墊上,避免二者間形成氣泡。放入塑料袋中。然后將塑料袋浸沒在44.5±0.2°C恒溫水浴槽中。培養24±2h。
將培養溫度升高至45±0.2°C可以將克雷伯菌從糞大腸菌中排除。
結果與分析
35-37°C培養24-28h,標準菌株在m-FC培養基中生長情況如下:Organisms (ATCC) | 生長情況 | 菌落顏色 |
Escherichia coli (ATCC25922) | +++ | 藍色至深藍色 |
Salmonella typhimurium (ATCC14028) | - | 粉色 |
Shigella flexneri (ATCC12022) | - | 粉色 |
Enterococcus faecalis (ATCC29212) | - | -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