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養基名稱 | 改良卵黃瓊脂(基礎) |
---|---|
英文名稱: | Egg Yolk Agar, Modified;Modified Egg Yolk Agar (Base) |
培養基類型: | 鑒別培養基 |
級別: | for microbiology |
品牌: | ELITE-MEDIA |
產品目錄號: | M1137-01、M1137-02 |
產品規格: | 250g,500g 添加劑需另購 |
產品外觀: | 乳白色至黃色均一粉末。 |
顏色與澄清度: | 黃色不透明凝膠。 |
保存條件: | 密封,避光,2-30°C保存。 |
注意事項: | 避免攝入、呼入、皮膚接觸。 |
相關產品: | 50%卵黃乳液 |
產品描述:
改良卵黃瓊脂(Egg Yolk Agar, Modified)被推薦作為非選擇性計數和鑒別培養基,用于培養、分離和鑒別梭狀芽孢桿菌和其它厭氧芽孢桿菌。工作原理
改良卵黃瓊脂培養基是由卵黃瓊脂培養基衍生而來的,基于卵磷脂酶、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對芽胞梭菌進行鑒別和分離。改良卵黃瓊脂培養基中含有卵黃乳液,可以檢測卵磷脂酶和脂肪酶活性。卵黃中的卵磷脂的降解導致菌落周圍產生乳白色沉降帶。脂肪酶水解卵黃中的脂肪,導致菌落表面產生彩虹色光澤。卵黃也能減弱有機過氧化物的毒性,避免后者的積累。脂肪酶活性可能會延遲,因此延長培養時間至1周再判斷脂肪酶活性。蛋白酶活性表現為菌落周圍產生透明帶。酪蛋白胨和大豆蛋白胨提供氨基酸和其它復雜的含氮化合物。酵母提取物提供B族維生素。維生素K和氯血紅素促進厭氧菌生長。半胱氨酸是還原劑,也是必需氨基酸。用途:
改良卵黃瓊脂用于分離和鑒別梭菌和其它厭氧菌。配方與配制方法
培養基成分: | 含量/L |
---|---|
胰蛋白胨 | 15.0 g |
氯化鈉 | 5.0 g |
大豆蛋白胨 | 5.0 g |
酵母提取物 | 5.0 g |
L-半胱氨酸 | 0.4 g |
氯高鐵血紅素 | 0.005 g |
瓊脂 | 20.0 g |
最終pH | 7.0 ± 0.2 |
配制方法:
1. 稱取50.4g本產品,加900ml去離子水,加熱使其溶解。
2. 分裝成90ml到合適容器中。
3. 121度高溫蒸汽滅菌15分鐘。
4. 冷卻至45-50°C時加入10ml預熱的 50%卵黃乳液 和1ml 維生素K1。混勻后倒平板。
實驗方法
1. 在接種前,從冰箱中取出培養基,使其恢復到室溫。2. 培養基必需放在厭氧容器中還原18-24h。
3. 接種培養24-72h后的純培養物。劃線分離。
4. 接種后立即將平板倒置,放在厭氧容器中。35-37ºC,培養48-72h。
5. 培養48h后觀察平板上的卵磷脂酶、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。不要過早定論陰性結果,必需在培養7天后再做結論。
如果臨床樣本中疑似有梭菌,經過革蘭氏染色,觀察到廂型細胞,可以直接做Nagler 試驗。
結果與分析
卵磷脂酶:卵磷脂酶陽性結果表現為菌落周圍有白色,不透明區域,向培養基中擴散。
卵磷脂酶陰性結果表現為菌落周圍無白色不透明帶。在讀取卵磷脂酶陰性結果時要與空白平板對照,因為卵磷脂酶可能會分散到整個培養基中,使得讀取十分困難。
脂肪酶:
脂肪酶陽性結果表現為:當光線以不同角度照射到平板上時,菌落表面有彩虹色的光澤。
脂肪酶陽性結果表現為:菌落表面無以上彩色油膜。
蛋白酶活性:
蛋白酶陽性結果表現為菌落周圍有透明區。
蛋白酶陰性結果表現為缺少以上現象。
標準菌株 生長情況 lecithinase lipase 產氣莢膜梭菌 ATCC13124 生長 + - 產芽胞梭狀芽胞桿菌 ATCC11437 生長 - + 脆弱擬桿菌 ATCC25285 生長 - -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