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養基名稱: | TSI培養基(3%氯化鈉),3%氯化鈉三糖鐵瓊脂 |
---|---|
英文名稱: |
Triple Sugar Iron Agar(3%Nacl) |
培養基類型: | 鑒別培養基 |
產品目錄號: |
M720-02 |
產品規格: | 250g 查看其它規格 |
保存條件: |
避光,密封,陰涼干燥處保存。 |
產品性狀: |
淺粉色粉末。 紅色透明至略半透明凝膠。 |
注意事項: |
避免攝入、呼入、皮膚接觸。配制時在通風櫥中進行,戴口罩、手套、護目鏡。 |
相關產品: |
三糖鐵瓊脂(2號) Triple Sugar Iron Agar |
產品描述:
3%氯化鈉三糖鐵瓊脂培養基是嗜鹽弧菌鑒別性固體培養基。本培養基配方采用《細菌學鑒定手冊》給出的配方。3%氯化鈉三糖鐵瓊脂是在TSI培養基的基礎上增加了鹽的濃度,更有利于嗜鹽弧菌的生長。
TSI培養基(3%氯化鈉)的工作原理:
細菌的鑒別歸根結底是根據該種細菌能夠水解、利用那些化合物。TSI培養基的鑒別依據是腸桿菌發酵3種糖類(即葡萄糖、乳糖、蔗糖)的能力和H2S生成能力,或者 說是四種代謝反應:葡萄糖發酵、乳糖和(或)蔗糖發酵、硫化物(這里指硫化鐵)生成、氨基酸氧化脫氨作用。
三糖鐵瓊脂培養基采用的是斜面培養法,即三糖鐵瓊脂斜面,提供兩種氧氣環境:有氧的培養基表面(斜面,slant)和缺少氧氣的培養基深處(試管底部,butt)。葡萄糖發酵產酸量很少,只能影響局部的pH值。培養基中的葡萄糖含量很少,葡萄糖被耗盡后,不能發酵乳糖糖和蔗糖的腸桿菌繼而以 蛋白胨為碳源。氨基酸氧化脫氨產生NH3,使培養基斜面處呈堿性。能夠發酵乳糖和(或)蔗糖的腸桿菌在無氧條件下能夠產大量的酸 ,使整個培養基呈酸性。有的菌種發酵糖類時還產氣(主要為二氧化碳),表現為瓊脂培養基出現斷裂或有氣泡。硫化氫在堿性條件下 與鐵離子生成黑色沉淀——Fe2S3 ,使培養基變黑。但酸性條件下,Fe2S3不穩定,硫化氫則以氣體形式被釋放。因此對于快速產酸的 微生物,H2S生成可能被掩蔽。
酚紅是酸堿指示劑,變色范圍:pH6.6(黃色)~pH8.4(紅色) 。中性條件下顯紅色,當pH>8.4,變成紫紅色。
蔗糖有助于大腸菌的快速檢測,鑒于其發酵蔗糖的速度高于發酵乳糖的速度。另外,某些革蘭氏陰性菌不能夠發酵乳糖,只能發酵蔗糖。
硫代硫酸根離子為H2S生成反應提供底物。
鐵鹽(硫酸亞鐵或檸檬酸鐵銨)是H2S指示劑,與H2S反應生產黑色沉淀。培養基變黑證明有H2S生成。值得注意的是,對于TSI培養基來說,這一結論的反向推論是不成立的,即培養基沒有變黑并不能證明沒有H2S生成。原因見上文。
牛肉提取物和酵母提取物為細菌生長提供微量元素和生長因子。高濃度氯化鈉對一般腸道菌有抑制作用,但適于嗜鹽弧菌的生長。
蛋白胨作為主要氮源,也是非發酵型微生物的碳源。對于不能利用乳糖和蔗糖的微生物,當直接碳源葡萄糖耗盡后蛋白胨也作為碳源。
3%氯化鈉三糖鐵瓊脂培養基配方與配制方法
培養基成分: | 含量:g/L |
---|---|
混合蛋白胨 | 20.0 |
牛肉提取物 | 3.0 |
酵母提取物 | 3.0 |
葡萄糖 | 1.0 |
乳糖 | 10.0 |
蔗糖 | 10.0 |
氯化鈉 | 30.0 |
檸檬酸鐵銨 | 0.3 |
硫代硫酸鈉 | 0.3 |
酚紅 | 0.024 |
瓊脂 | 12.0 |
pH |
7.4± 0.2 |
配制方法:
1. 稱取脫水培養基89.5g,用1L去離子水重懸,浸泡10min。
2. 搖晃混勻,不斷攪拌,煮沸1min使其完全溶解。分裝到16X150mm試管中,液面高度為三分之一試管高度。使用棉塞或可透氣的試管蓋。
3. 121°C高溫蒸汽滅菌15min。不要過度加熱。
4. 在冷卻過程中傾斜放置試管,制備4-5cm長斜面,管底高度2-3cm。
實驗方法
接種方法與注意事項:

1. 將三糖鐵瓊脂制備成較短的斜面,使試管底部至斜面的距離增大,試管口用松散透氣的棉塞塞住,不能堵死管口。以上處理的目的是獲得缺氧與有氧兩種培養環境。
2. 從選擇性培養基上的單菌落中心處挑菌(越靠菌落中心的細胞越年輕),先用接種針穿刺接種到試管底部(必須接種到最底部,否則結果無效),抽出接種針,在斜面上劃線接種。
3. 將接種后的試管置于培養箱中,35-37ºC,有氧,培養18-24h。觀察結果。